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好发于 45 岁左右的成年人,其临床特点是发病缓、病程长。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和 CT 扫描等辅助性诊断检查,对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脑膜瘤概述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比例约为2:1。脑膜瘤好发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的部位。

脑膜瘤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是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不同部位的脑膜瘤可能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成年人发病较为常见,因此成年人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考虑脑膜瘤的可能性:
1. 慢性头痛
2. 精神改变
3. 癫痫
4. 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5. 共济失调
6. 局限性颅骨包块
7. 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

眼底检查常发现慢性视神经乳头水肿或已呈继发性萎缩。

辅助性诊断检查

脑膜瘤的诊断需要借助辅助性诊断检查。以下检查对诊断脑膜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颅骨平片

约75%的脑膜瘤病例在颅骨平片上可以显示出颅内肿瘤的征象,而30%~60%的病例可根据平片的征象作出脑膜瘤的诊断。X线颅骨平片的征象可以分为两部分:
1. 颅内肿瘤和颅内压增高的间接征象,如蝶鞍骨质侵蚀与扩大、脑回压迹明显与松果体钙化斑移位、少数情况下,颅缝分离。
2. 脑膜瘤直接引起的征象,包括肿瘤局部骨质增生与破坏、肿瘤血运增加引起的脑膜动脉沟变宽与增多、肿瘤钙化、局部骨质变薄等,这些征象常是脑膜瘤可靠的诊断依据。

2. 脑血管造影

对某些脑膜瘤,脑血管造影仍是必要的,尤其是深部脑膜瘤。脑血管造影可以了解肿瘤的血液供应来源、血运程度和邻近血管分布情况,这些信息对制定手术计划、研究手术入路与手术方法都有重要价值。选择性的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造影,特别是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血管改变征象。

3. CT扫描

在脑膜瘤的诊断上,CT扫描已取代同位素脑扫描、气脑和脑室造影,因为脑膜瘤多为实质性且富于血运,最适合于CT检查。其准确性能够达到发现1cm大小的脑膜瘤。在CT扫描图像上,脑膜瘤有其特殊征象,在颅内显示出局限性圆形密度均匀一致的造影剂增强影像,可并有骨质增生,肿瘤周边出现密度减低的脑水肿带,相应的脑移位,以及脑脊液循环梗阻引起的脑积水征象。

此外,腰椎穿刺可反映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的情况,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参考意义。

脑膜瘤是一种好发于 45 岁人群的颅内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临床特点是发病缓、病程长。患者常出现慢性头痛、精神改变、癫痫,一侧或两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共济失调或有局限性颅骨包块等症状,且伴有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诊断脑膜瘤需要依靠颅骨平片、CT 扫描和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性诊断检查。这些检查不仅可以定位,还可以确定肿瘤的大小和性质。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