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分时节的特点与养生意义
秋分标志着秋季正式到来,昼夜平分,地面上下热气平衡,之后地面以下阳气渐多,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此时养生有助于适应季节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秋分时节的这种变化对人体有着诸多影响。随着天气转凉,人体需要逐渐调整以适应新的气候环境。昼夜温差加大使得人们在穿衣和生活习惯上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否则很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秋分时节是调整身体状态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阳气内收,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有所变化。此时,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穿着,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的转换。另一方面,秋分后气候干燥,燥气易伤津液,尤其是对肺脏的影响较大。因此,采取适当的养生措施,如进食清润、温润的食物,保持神志安宁等,有助于保护肺脏,预防秋燥带来的不适。
总之,秋分时节的特点决定了养生的重要性。只有顺应季节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养生措施,才能在这个季节里保持身体健康,为迎接冬季的到来做好准备。
二、饮食养生
(一)温润食物护肺养胃
秋分时节,气候干燥,适宜进食清润、温润的食物来护肺养胃。芝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糯米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止泻。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多喝热粥是个不错的选择。热粥不仅能温暖肠胃,还易于消化吸收。同时,要避免多吃水果,尤其是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以免诱发或加重肠胃病。
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是暖胃护胃的佳品。南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 A、C、E 以及钾、铁等。在早餐煮粥时放几块南瓜,能让粥更加香甜可口,营养也更加丰富。或者在晚餐桌上加一道南瓜粉丝汤,简单方便,又能满足味蕾的需求。
(二)酸味果蔬收敛肺气
在秋分时节,适当食用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肺气。山楂味酸,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秋季食用山楂,可以促进消化,增强食欲。橘子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其中的柚皮苷和橙皮苷具有镇静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同时,橘子也有一定的酸味,能够收敛肺气。
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刺激肠胃、耗伤津液。辛辣食物会使身体内热增加,加重秋燥的症状。所以,在秋分时节,要尽量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调料,选择清淡的饮食方式。
(三)秋分美食推荐
一碗南瓜粥:南瓜不仅可以做成粥,还可以烤着吃、做成饼等。南瓜的热量低,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强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对减肥有一定帮助。同时,南瓜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 C 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早餐喝一碗南瓜粥,能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充足的能量。晚餐做一道南瓜粉丝汤,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能保护胃部,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秋分必吃润肺食物:梨是秋季最好的润肺食物之一,素有 “天然矿泉水” 之称,果肉鲜嫩多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常吃能够清热解毒、生津润肺。萝卜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脂肪,还具有杀菌、增进食欲的作用。银耳被称为 “穷人的燕窝”,富含天然植物性胶质,具有很好的润肤功效,是秋季润燥的绝佳补养品。莲藕有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的说法,具有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还能润肺养血。这些食物健胃开脾,滋补养生,在秋分时节不妨多吃一些。
三、起居养生
(一)顺应时节增减衣物
秋分后,天气逐渐转凉,穿衣要顺应 “阴津内蓄,阳气内收” 的需要,适当为自己增衣保暖。短款衣物最好都换成长袖长裤,晚上睡觉也可以把毛毯换成薄被。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不宜再睡凉席,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也可能出现膝关节酸疼等不适症状。
“洋葱式穿衣法” 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穿衣方式。顾名思义,就像洋葱一层一层,内层可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水防风,应付天气变化。视场合与温度,可一层层加上去或脱下来。例如,内层可以选择人造纤维或羊毛制造的排汗内衣,保持身体的舒适干爽;中层选择羊毛或化学刷毛的上衣,保暖透气;最外层选择质轻、宽松的防风防雨外套,提供防风、防水、透气及防紫外光功能。这种穿衣法可以让我们在不同的温度下都能保持舒适,避免忽冷忽热导致感冒等疾病。
(二)防止静电与睡眠保健
秋季天气干燥,很多人都会受到静电的困扰。为了防止静电,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湿度。房间内要勤拖地,适量撒水,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以减少静电积聚。
老年人在选择衣物时,应注意选择柔软的面料,减少静电的影响。例如,老年女性可以选择纯棉、莱卡棉材质的内衣,保湿性好,对皮肤友好;老年男性可以选择宽松的平角内裤,减少对阴部的压迫。此外,老年人的袜口不宜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橘子皮可以促进睡眠。将橘子皮放在床头,其清新的气味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其中的柚皮苷和橙皮苷具有镇静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研究显示,新鲜的橘子皮可能有促眠作用,不妨放几片橘子皮在床头,在淡淡的橘子香味中安然入眠。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如保持房间安静、黑暗、凉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四、运动养生
(一)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秋分时节,气候宜人,正是进行适度运动、增强体质的好时机。慢跑是较为理想的运动之一,能增强呼吸系统功能,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且此时空气清新,慢跑时吸入的氧气可比静坐时多出 8 - 12 倍。长期坚持慢跑的人,最大吸氧量不仅明显高于不锻炼的同龄人,还能高于参加一般锻炼的同龄人。一般来说,秋分时节天气微凉,慢跑时间以每天 30 - 40 分钟为宜,当全身微微出汗时就停止,以防感冒。在慢跑过程中,步伐要轻快,双臂自然摆动,全身肌肉放松,呼吸深、长、细缓而有节奏。
登高也是秋分时节非常适宜的运动。从运动健身角度来看,登山对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有很好的锻炼作用,特别是对腰部和下肢肌肉群。登山时人体要比静息时多摄入 8 - 20 倍的氧气,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还有较好的降低血脂和减肥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神经衰弱、消化不良、慢性腰腿疼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好处,经常登山的人也不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从气象角度来看,山上空气新鲜,负离子含量高,气压和气温的变化能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秋分时节练太极拳,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太极拳能疏通血液循环系统,为寒冬储蓄阳气做好准备,还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适应秋分平容之气。同时,久练太极拳还可调心平气,陶冶情操,让人抑制浮躁。
(二)秋分运动的注意事项
登高应选择天气晴好的日子,避开早晚低温时段。此时气温不是太低,没有云雾影响视线,风速小于 3 米 / 秒。登山前要喝一些温开水,尽量少穿一些衣服,出汗后不能脱去衣服,以免山顶风大而着凉。不妨随身带一件厚一点的衣服,在山顶休息、饮食时穿上。登山过程中要注意速度,防止受伤。下山不要太快,避免膝关节受伤。登高过程中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服,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处和风口。
进行慢跑时,要注意做好热身活动,才能更好地进入跑步状态。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晨跑,早上处于血压的高峰值,会增加晨跑的风险性。晨跑前不一定非要吃东西,但一定要喝水,经过一夜睡眠,身体会蒸发掉一部分水分,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运动。夜跑要注意安全,只要睡前 1 小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就不会对睡眠产生影响。跑步后洗澡放松身体,反而有利于睡眠。夜跑线路选择要避开偏僻昏暗路段,注意人身安全,建议穿戴反光条或发荧光的衣服和跑鞋,容易被车辆或行人识别,并且尽量选择在人多有路灯的地方跑步、避免在黑暗不熟悉的地方跑步。
练太极拳时要注意胃部保暖,防止寒凉。秋分以后,胃肠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此时要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更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五、精神养生
(一)保持乐观心态
秋季,随着天气转凉,树叶凋零,人们的情绪容易变得低落。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多与朋友、家人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倾听对方的心声,能让我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参加社交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登高,在欣赏秋季美景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开阔心胸。此外,露营也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方式,在户外感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能让我们放松身心,忘却烦恼。
我们还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调节情绪。例如绘画、音乐、阅读等,这些活动能够让我们沉浸其中,享受创造的乐趣和知识的滋养。同时,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提升心情。
(二)“常笑宣肺” 与穴位按摩
大笑确实可以改善不良情绪,帮助肺扩张。人在大笑时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正如 “开怀大笑时,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促进肺气的宣发肃降”。每天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寻找生活中的乐趣,适时地开怀大笑,对我们的肺部健康和情绪调节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秋乏时可按摩太阳穴、百会穴、风池穴等解乏穴,提神醒脑,升举阳气。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按摩此穴位不仅提神还可缓解头痛,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 30 秒,一般按摩的次数可多可少,可视大脑疲劳的程度调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是手足三阳经及督脉阳气交会之处,按摩此穴位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 30 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 5 次。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 1 寸)相平,按摩它除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 1 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 5 次。
六、泡脚养生
(一)泡脚的好处
秋分时节不少人手脚冰冷,泡脚可驱散体内寒气,提升阳气。脚上穴位多,热气蒸腾可促进血液循环,对体虚之人有益。
脚上的涌泉穴等众多穴位,在热气的作用下,能够将体内的寒气有效驱散。例如,对于那些经常感到手脚冰冷、乏力的人,尤其是偏瘦的女性,这往往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而坚持晚上泡脚,就像是为身体注入了一股温暖的力量。通过热气的蒸腾,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提升阳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据统计,坚持泡脚的人群中,有超过 80% 的人表示手脚冰冷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泡脚的注意事项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15 分钟为宜。水温控制在 42 摄氏度左右,避免过热或过凉伤害身体。特殊人群如心脑血管患者、儿童、孕妇等需注意水温。
泡脚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甚至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因此,将泡脚时间控制在 15 分钟左右最为适宜。水温方面,42 摄氏度左右的水温既能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又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水温过高可能会引发血压波动等问题,所以水温应稍低一些,大约在 40 摄氏度左右。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水温也不宜过高,一般在 38 摄氏度至 40 摄氏度之间。孕妇由于身体的特殊性,泡脚水温也需要谨慎控制,避免过热影响胎儿。此外,为了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具有散寒温中功效的紫苏叶或艾叶,这样能更好地暖身驱寒。同时,泡脚后要及时擦干双脚,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