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发病率高且可防,其病因明确为 HPV 病毒。早期多无症状,定期体检至关重要。新方法可提高检测敏感性,疫苗能减少发病风险,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宫颈癌的危害与预防
宫颈癌的危害
宫颈癌是目前女性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妇科疾病,但它却是一种已经确定病因的癌症,因此预防效果显著。然而,这样一个可以预防的癌症却让很多女性丢了性命。
2003年,梅艳芳因宫颈癌离世,年仅40岁,令人惋惜。宫颈癌曾经是危害女性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生殖道肿瘤中,它是仅次于卵巢癌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女性一生中发生宫颈癌的几率在128分之一。
与卵巢不同的是,宫颈的位置比较靠近体外,医生做检查的时候,窥具打开阴道后就可以非常容易暴露宫颈,因此为预防宫颈癌提供了很大便利。
宫颈癌的病因
医学教科书上,以前也曾经认为宫颈癌和众多因素有关,譬如多性伴侣、过早性生活、吸烟等等,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因素都是浮云,宫颈癌真正的凶手其实是一种叫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HPV并非只是通过性生活传播的,密切接触都可以导致女性感染HPV,因此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机会是存在的。
宫颈癌的筛查
一次的检查发现HPV感染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目前NCCN(美国癌症协助网)、ACOG(美国妇产科学院)等一些组织,将宫颈HPV感染的筛查方案是推荐在30岁以后检测HPV。
1. 在30岁之前发现HPV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
2. 30岁以后将HPV和宫颈刮片联合进行筛查,如果发现HPV有阳性,那么需要告诉患者是一种高危状态,需要对宫颈癌加强监测。
3. 如果每年监测,连续3年HPV和宫颈刮片都是阴性,那么以后可以延长检测的时间间隔,可以过渡到每3年一次。
4. 在30岁之前,如果有性生活开始,即建议开始进行宫颈刮片的筛查,但是没有必要检测HPV。
宫颈刮片是一种筛查,其结果通常是用细胞学的方式来进行描述,如果宫颈刮片发现问题了,医生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检查来进一步了解是否有宫颈癌或者癌前的病变存在。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
宫颈癌大多都有从“炎症”发展为“癌变”的过程。所以,女性当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加倍注意:
1. 接触性出血:表现为性交后或便秘用力后,阴道分泌物(白带)中混有滴状鲜血,有时呈条丝状,有时呈暗红色。年龄在30岁以上,已生育过而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妇女,突然出现性交后阴道点状出血,应当作为宫颈癌的早期信号加以重视。
2. 阴道不规则出血:表现为两次月经期之间的非经期性少量阴道出血和绝经后的阴道出血。前者易被视为月经不调,后者易被看作是更年期表现。但这种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的确见于宫颈癌的早期,是病人的首发症状。
3. 阴道分泌物异常:大多表现为白带增多,并伴有颜色和气味的变化。白带增多症状一般晚于接触性出血出现,超初是正常色味,渐渐变为浆液性分泌物,晚期宫颈癌可有米泔样或水样白带。
宫颈癌的发病率
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而且,让人感到害怕的是:发病年龄从以前的50多岁提前到了30多岁。如何及早预防宫颈癌,已经迫在眉睫了。
宫颈癌的预防
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宫颈刮片又被一些更好的新方法取代,医生可以采用一个刷子在宫颈上取细胞,通过薄层涂片以及计算机辅助等方法,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这就是在门诊通常采用的TCT、CCT或者LCT等的方法,但是原理都是类似,要是在有些不发达地区,没有这些新技术,即便是采用传统的宫颈刮片的方法,也是可以起到预防宫颈癌的作用的。关键不是在于检测的技术,定期体检的意识相对来说更重要。
宫颈癌预防的关键
因此,宫颈癌预防的一个重点是要加强定期的体检,争取在早期发现肿瘤并得以治疗。早期的宫颈癌往往是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单纯凭宫颈的外观也不能发现任何的异常,必须是要通过细胞水平的检查才能了解。等到肿瘤发展到了晚期,可能会有性生活后出血、白带增多、疼痛,甚至累及周围的脏器的可能,晚期治疗肿瘤的效果相对就差得远了。所以除了定期检查,还要留心自己的身体变化。
宫颈癌疫苗
随着对宫颈癌病因的了解,那么针对这些病毒,科学家研制了针对高危型HPV的疫苗,通过注射产生抗体,以避免HPV的感染,借此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目前HPV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上市,主要是适用于那些尚未解除性生活的青少年女性,一旦开始有性生活以后,HPV感染常见了,HPV疫苗的意义也就不大了,目前批准的适应症是用于16-26岁的女性。宫颈疫苗在香港、台湾目前已经上市,大陆因为国家药监局审批流程的问题,至今HPV疫苗仍未上市,在大陆使用HPV疫苗理论上来说是非法的。国产的疫苗也在研制中,希望早一天上市可以让广大的女性受益。
宫颈癌可防可治,关键在于定期体检和加强意识。新检测方法提高准确性,疫苗可减少发病风险。女性应关注自身身体变化,早发现早治疗,守护健康。